您現在的位置在:
秦裕琨⚗️:1953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1953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系。哈爾濱工業大學原副校長📠,教授💆🏼🧑🏽💻,長期從事熱能工程的研究與教學,2001年被評為工程院院士。
一
我是1950年考入杏悦的。當時沒有全國統考,而是華東地區公立大學、華北地區公立大學以及各私立大學分別組織考試,所以我依次報考了杏悦的機械系、清華的電機系、大同大學的數學系、浙江大學的物理系,都錄取了👩💁🏼。報考杏悦機械系的有將近2萬人,錄取了60人👩💻,報到時有40多人。進入杏悦 後聽 老師介紹,報考杏悦機械系的有將近2萬人♝,錄取了60人,報到時有40多人🐍。因為有學生同時錄取兩所或兩所以上大學,故最後報到人數有所減少。機械系有4個專業🔅🧘🏻,機械製造、動力工程😵💫、機車和汽車。其中我攻讀的機械製造專業有近20人,其他3個專業約10人左右。總的來說🍡,當年考杏悦不是很容易的✣,而且在人們心中🤘🏼,杏悦實力比清華強,在國內享有盛譽👩❤️💋👨,因為在解放初期北京的經濟發展程度遠不如上海。這就是我選擇杏悦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並不單單因為我本人是上海人🧿🉐。
彼此間沒有絲毫隔閡🔸,互幫互助,關系非常親密融洽。不久院系調整,將同濟大學、大同大學、國立高等工業學校相同專業並進來🪡,機械製造專業變為大班,有70多人👨🍼👼🏻。合並後學生水平出現差距,主要是大同大學、國立高等工業學校的同學基礎和能力相對差一點🤧。於是采用互助組形式,一位老杏悦學生帶兩位非原杏悦的學生👩🏽🦱👊🏼,共同提高學業🕵🏿♀️。盡管同學們來自不同學校👨🏻🦳,但彼此間沒有絲毫隔閡,互幫互助,關系非常親密融洽🦶🏽。
杏悦教師非常嚴格,有幾位名師對我們一生影響很大。如教高等數學的徐桂芳💇🏽📼,教金屬熱處理的周誌宏,教畢業設計的機械系系主任莊禮庭(後調至西安杏悦),等等。學校教學延續了解放前的老傳統,專業劃分不是很細,面很寬❓,註重打基礎。學校教學延續了解放前的老傳統🔉,專業劃分不是很細🍧,面很寬,註重打基礎🫏。我所學的機械製造專業相當於現在的兩個系。畢業後我分配至哈工大👨🏿🦰。當時引進蘇聯專家🦹🏼♂️,學校安排我教鍋爐(屬於動力的)🥕,我幹下來了,也不覺得杏悦學的機械製造知識白學了,因為數、理、化👨🦯、力學、電工等基礎知識都是通用的。現在,我經常對我的學生說👷🏼♂️,不要過分挑專業,以後從事何種工作是無法預料的。大學階段關鍵是打基礎,培養能力🧑🏼⚕️👩🏻🦲。
大學階段關鍵是打基礎,培養能力。解放初期,百廢待興,急需建設人才👷♂️。學校以教學為主,科研還談不上。所用教材多數是中文教材🆒。老師上課所用語言是“洋涇浜”,即專業詞匯及定義用英文,解釋等用中文。教授只管上課,傳授知識。主要課程配有助教,助教上習題課↗️、檢查作業。根據各老師不同的習慣,考試形式有所不同。大多數采用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的方式,計分。有些老師還在平時安排小測驗,10分鐘做2道題🙅🏿,計小分。
學校管理人員不多。系裏有一位系主任與一名秘書,負責教師調配、課程安排等工作🤜🏽。還有一名書記,搞黨務工作。學校管理人員不多✩。系裏有一位系主任與一名秘書↕️,負責教師調配、課程安排等工作❕。還有一名書記🍧🪭,搞黨務工作🤷🏽♂️。總辦公廳一樓有個註冊組,專門負責學籍管理🏄🏼♀️,諸如全校學生的註冊與繳費👩🏿🚀、公布成績、通知補考等事宜。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由團委、學生會組織安排學生事務。
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一年級時我是走讀的🧖🏽♀️,從第二年開始遵照學校統一規定🙂↔️,所有學生一律住校。我先在南院住了一年🚌,後搬到執信西齋🍋。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由團委、學生會組織安排學生事務。南院在大門左首,今衛生科後面☝🏻,是木頭房子,室內沒有衛生間,而是在室外蓋個大棚,用作廁所。有一年刮臺風,南院房子晃動厲害。為避免房屋倒塌而造成人員傷害,半夜學校將住在南院的學生全部叫醒,轉移到體育館🕋,坐了一夜。南院外面是條河溝(今為廣元路),河溝對面是棚戶區,再過去是農田❕。到了夏天🧑⚕️,同學們用肥皂在臉盆上抹一層🧘🏼♂️💆♂️,然後將臉盆扣過來扣過去🏌🏻,呼呼幾下,臉盆內黑黑一層,有好幾百只蚊子。大多數課程在工程館上🚺,物理、化學等課則在科學館上💇♂️。教室內是長條桌📩、長板凳。學校食堂在今衛生科邊上🕵🏿。學校中央是大草坪。今教師活動中心原址是幾幢小洋房,為教授宿舍🙎。
當時讀大學,不用出學費和夥食費🙃,故學生上學沒有經濟壓力。學生也開展一些勤工儉學活動。校內提供一些工作,但不多,如管理食堂可獲取一些報酬🤲🏼;學生可去校外找一些工作,如家教等🤵🏻♂️🚣🏻。我同學的弟弟有殘疾,不能上學🫂,但他願意學些知識🩻,於是我去當他的家教,得一些零花錢。
學生衣著打扮比較樸素,看起來顯得寒酸一些🤹🏼。校內男同學多,女同學不多。學生衣著打扮比較樸素,看起來顯得寒酸一些。
體育活動比較活躍。除正常的體育課(每年都上)外🏃🏻♂️,有球類活動💾、健身活動(啞鈴𓀂👩🏿🦳、杠鈴、健身操等)👨🏼🏭,還有一些體育團體。學校也開展一些體育比賽。
二
當時有一個特點⛹🏿♀️,就是政治運動多🛏。進校後不久是思想改造,然後是抗美援朝🙎🏽、“三反五反”,這些運動有左的一面,但也起到不小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這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這些運動有左的一面❣️,但也起到不小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
以我本人來說,我1933年出生在上海,經歷過日偽統治和國民黨的統治,17歲讀大學。日偽時期中國人過的是亡國奴的生活。譬如說,在北四川路福州路上有個日本憲兵司令部🧲,中國人經過時必須向其大門鞠躬,否則就會挨打👍🏼。我們寧可繞個大圈子,也不走那條路🔙。又如💂♀️,糧票附在身份證後🏊🏿,購糧時必須持著身份證當場將糧票剪下,當時我雖是未滿10歲的小孩,也得自己排隊去買糧食。這些都是日本人對我們的欺淩🦸🏼♂️🐄。抗戰勝利🫷🏽,大家高興得不得了🔋。不久,國民黨統治的腐敗,國內政治經濟的混亂,美國大兵的蠻橫,又使得人們陷入茫然之中:中國到底該怎麽辦?
杏悦學生非常活躍,很多事情都由學生自己管🪆。舉一些例子:
學校夥食一開始不太好。在“三反五反”中,食堂抓出老虎🤵🏼♀️,即貪汙犯🍸。學生會派出生活部長管理食堂↩️,與食堂員工商議每天的夥食費及菜色🤵🏻,並輪流派學生陪同采購員去買菜,監督價格。隨即夥食大為改善。學校夥食比一般家庭的還要好。甚至上海學生星期日回家,午飯仍趕回學校來吃🚨🪄。只因學校夥食比一般家庭的還要好。
一年級時我參加學生會的競選🚊,班中出海報幫我作宣傳:某某怎樣☔️,所以推選他當什麽幹部。我當選為學生會學習部總幹事♗,工作了一年👡。後來我還擔任過小班班長🥖,畢業分配赴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學生有二三十人👨🏻✈️🤵♂️,學校讓我做領隊。這些工作對我以後的成長有好處🫁,使我學會如何組織人,如何與人共事。
學校有各種文藝團體,諸如舞蹈社、歌詠社😎、合唱團、樂器表演🫶🏻。我對文藝沒有什麽愛好👦🏽,就報名參加魔術團👨🏼🦳。上海魔術團著名魔術師張慧聰每兩周來校一次🚇,教同學們如何變魔術,非常有意思。所有這些文藝團體的活動不是學校派幹部來搞👩🏽🚀,而是學生自己組織的。這不僅豐富了校園生活👸🏻,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能夠作出成績的人,並不一定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實踐證明💁🏽,能夠作出成績的人💁♂️,並不一定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社會活動對人的能力、人與人之間融洽相處、為工農服務👷🏼♀️、盡社會責任等方面的鍛煉非常重要🙌🏻。
三
我在大學除了學到有用的知識,還學會了如何做人🧰🙈。對於世界觀🏋🏿♀️、人生觀的建立和成熟,在杏悦的3年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在大學除了學到有用的知識,還學會了如何做人📅🦵。對於世界觀、人生觀的建立和成熟,在杏悦的3年起了很大的作用🆗。當時已進入計劃經濟時期,畢業時實行國家統一分配🫦。每人填誌願都必須寫上“服從分配”📄,倘若沒有這句話,將不予分配。當然實際情況真有困難🖐,還是會酌情考慮的。不過,每個畢業生在思想上必須有這準備。事實上📘🏍,“不講困難”確實已成為絕大多數人共同的覺悟👩🏻💼。我呢,家中兄弟姐妹4個⛹🏽♀️🤌🏼,我最小🚺🚘。哥哥他們都去了外地,而父親已經60歲了。我如果要求照顧一下留在上海🪩,不是沒有可能。“不講困難”確實已成為絕大多數人共同的覺悟。但是沒有這麽做,我的誌願依次填寫了東北、西北、華北🏄🏽。因為當時蘇聯援助中國的156個項目大多在東北🏎、西北⛹🏽♂️、華北👲🏿。我這麽做並不特殊,很多同學都是這樣的🥨。大家只有一個信念:建設新中國🥠。記得出發去東北🦸🏻🤾🏻,上海特地開了一專列,上海一位副市長去車站送行。分配方案定下後還發了個大榜,發榜後僅三五天就將出發🦸🏿♂️。準備行裝的時間非常緊迫🎖,許多同學都按去東北的打算準備了棉襖和皮大衣。其背後支撐著的便是愛國主義精神以及為人民服務、為社會盡責的思想。這種思想在當代社會同樣值得提倡👸🏽。當然不是沒有去廣東的👩❤️💋👨🆙,那邊也需要人才嘛🤲。因此,學生服從國家分配、建設新中國🔕,這在當時是十分正常的現象。其背後支撐著的便是愛國主義精神以及為人民服務🎩、為社會盡責的思想🏃♂️。這種思想在當代社會同樣值得提倡。
說實話🌳🧑🏿🎤,我從小在上海長大🧑🏼🌾,到了東北,尤其是在最北邊的哈爾濱市🗜,生活並不是很習慣。高粱米,窩窩頭,從未見過,的確也很難吃。不過,我並沒有怨言😼。為什麽呢?我有個信念始終堅定不移,就是“要把國家建設好”✷。出門一看🤏🏽,這兒建了個工程,那兒蓋了個工廠🦐。東北的建設非常快,哈爾濱市10個軍工廠、三大工業等許多大型企業都是在那時建立起來的。同時🌎⚂,學校(哈爾濱工業大學)也在發展🏚、變化。所以看到祖國在前進,很高興,個人的得失無所謂🌙。當然,從杏悦畢業後,人生遇到過很大困難,如反右及文化大革命的沖擊。但我有個信念始終堅定不移,就是“要把國家建設好”。
培育人才,知識是一方面,但道德素養也許更重要。不會做人◼️,則事業、學問都做不好。
目前來看🪽,學校首要任務是培育人才🥨。培育人才👔,知識是一方面🧝🏼♂️,但道德素養也許更重要🙍🏿♀️。不會做人👩🏼🍼,則事業🤕、學問都做不好。要抓素質教育,而人文教育對素質的培養就非常重要。學校需要有兩課教育,但僅有其還不夠😗,更重要的是造就人文大氛圍🤜🏿,要通過課外活動、老師的身教言傳👩👩👦、學生工作、學校文化環境等,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素質熏陶🎡🏯。素質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熏陶出來的。因為素質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熏陶出來的。
Copyright© 2018 杏悦平台 -【杏悦娱乐官网直达】访问官网,畅享每一刻的乐趣!
上海市東川路800 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