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在🤵🏿♂️: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是清代史學家🚍🦉、詩人趙翼著名的詩句🙅🏽♀️,說的是歷史上每個時代都有它傑出的代表人物,從而推動了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而永無止息。在科學技術界🧑🏽⚖️,也一樣是人才輩出👏🏻🤹🏿♀️,如馮簡,便是他那個時代獨領風騷的傑出人才之一🤾🏽。
馮簡是我國到達北極第一人,是我國為數極少的電離層權威之一✭。他也是唐文治校長教育思想——要培養第一等人才——所結碩果之一。
馮簡,字君策,江蘇嘉定人👩🏿🦰,生於1896年4月2日𓀚。1962年5月26日因心臟病驟發病逝於臺灣,終年66歲。其父馮誠求為清代貢生👩🏽✈️,庭訓極嚴。當時清廷朝政腐敗,外侮頻繁🧗♂️,其父常以“國難當頭🤛🏼,衛國保民”訓子。1913年,馮簡入南洋公學就讀。191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1913年👨🏿🎤,馮簡入南洋公學就讀,由中院(中學)而升入上院(大學)電機科,191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1920年赴美國入康奈爾大學專攻無線電通信工程,獲碩士學位;並先後到美國奇異電氣公司及德國柏林大學進一步深造♥️,又在德國AEG電氣公司工作🧢🏄🏽♂️。1924年回國,初執教於南京工專、蘇州工專等校👨🏽🏭。北伐軍興,先後任東北大學電機系教授、北平大學工學院電機系教授;抗日戰爭時期任重慶大學工學院院長、電機系教授,後任臺灣大學電機系教授。在執教的同時,馮簡在北伐時期主持北伐軍總司令部采用短波通信的工作。抗日戰爭時期歷任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總工程師、交通部電波研究所所長等職。在為我國培養無線電通信科技人才和推廣短波通信方面,他貢獻卓著,並曾為科學研究的需要而親赴北極收集數據資料🏗👷♀️。
一 為我國短波通信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1927年,國民革命軍興師北伐。馮簡積極應召🔱,主持北伐軍總司令部采用短波通信的工作。馮簡積極應召,主持北伐軍總司令部采用短波通信的工作👨👦,並隨之普及全國軍用民用🕷。1930年🤷🏽,馮簡在東北大學執教的同時🧑🏽🏫,兼任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總工程師👏🏿,負責主持在南京建設當時遠東功率最大的75千瓦廣播電臺,日夜奮戰,兩年竣工。這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國人自己創建的電臺,當時被譽為“東亞第一、世界第三”𓀆,即遠東功率最強力的廣播電臺。馮簡完成這一電臺後即返北平⁉️,任教於北平大學工學院電機系🌌。
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馮簡全力投入抗日所需的無線電短波通信工作🧑🏼🔧👂,在重慶主持建設35千瓦短波電臺👩👧。這座電臺除天線外🟡,全部設備安裝於地下。在整個抗戰時期🥷🏻,日寇不斷對重慶狂轟濫炸,而The Voice of China堅持對全世界廣播,從未中斷✍️。在整個抗戰時期,日寇不斷對重慶狂轟濫炸,而The Voice of China堅持對全世界廣播,從未中斷。這是我國自己建設的第一座短波電臺。
短波通信全靠地面上空40~400公裏處的電離層(ionospheve)反射才能實現,而影響電波傳播路線的電離層的高度及電子密度往往隨時間(一年四季每天晝夜氣候)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要預測在什麽時候什麽情況下采用什麽頻率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須收集全世界各地電離層參數變化的數據。這就必須與世界各地測量點交換數據才能進行預測。要交換數據,就必須建立自己的電波研究所🧕🏿,以便在我國的上空觀測電離層。為此🏐,馮簡決定在重慶小龍坎國際廣播電臺範圍內建立我國第一個電波研究所。要建立電波研究所👯,困難很多。第一沒有機器🚶🏻♂️,第二沒有人才,第三沒有錢。要建立電波研究所📔,困難很多。第一沒有機器,第二沒有人才,第三沒有錢。事實上,觀測電離層還要有毅力。因為太陽黑子變化是11年一個循環🧛,而美國和英國當時對電離層的觀測剛開始不久🫙,只掌握美國標準局和英國馬可尼的數據🤵🏼♀️,也不夠用🖼。馮簡以他的毅力和對科學事業的執著,尋求有關方面的支持,積了一定的錢後就開始動手製造觀測電離層的機器🌍。機器造成後立即進行觀測,每天24小時,不分晝夜測量重慶上空電離層的數據。他據觀測所得結果出版了《1945年重慶上空電離層觀測報告》一書🛰,受到了國際電波研究同行的重視。有了自己觀測的數據,就可以與世界各地測量站交換數據🆓,這就有條件比較準確地確定對國外通信應選擇的頻率。當馮簡的電波研究所與外國人交換數據時,外國人聽說他測量的機器是手工產品👨👩👦,而所得數據是如此科學準確,都大為驚奇而肅然起敬。外國人聽說他測量的機器是手工產品,而所得數據是如此科學準確👁🗨,都大為驚奇而肅然起敬🦙。
為了探測日食對電離層的影響,馮簡不辭勞苦🤳🏽,先後赴日本北海道和我國甘肅臨洮😂、江蘇南京👳🏽♀️、臺灣恒春等地觀測🈷️,所得結果受到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等有關機構的重視🚣🏼♀️。除對電離層的研究外,馮簡於1933年在北平還研究了地波傳播(用地下天線,采用短波頻率)以及在多山地區利用對流層作超短波通信試驗。有一次在臺灣最高峰玉山進行試驗🔴,由於山路極為險阻,馮簡率隊爬山時👮🏽♀️,隨員們都為他擔心,但他始終熱情飽滿,鼓勵大家再接再厲☃️。而他攀登在最前面,毫不氣餒,不少人都追不上他🐛。他的隨行弟子後來為此做詩💴👨🏿🌾,歌頌 馮 老師:
大漢雄風今猶在,馮公率眾深山間。
不辟山路辟天路🎡,雷掣電波供驅遣📄。
矯若遊龍飛無邊,上窮碧落下黃泉🫴🏻。
急風過處識勁草,老兵不朽威不減。
二 我國到達北極的第一人
由於重慶至美國東部電波傳播的最短線路要經過北極👆,因此關於北極光對電波傳播的影響引起了短波通信科學家馮簡的極大興趣🙍♀️🔇。對科學奧秘的探索的強烈願望,促使他決心親赴北極拿到第一手資料,探索大自然的這一未知數⛴。馮簡那時雖已年過半百👭,但學術青春正方興未艾。馮簡那時雖已年過半百🚌,但學術青春正方興未艾🪜🚡。於是在1947年秋天📍,他利用赴巴黎參加聯合國文教組織專家會議之便,經倫敦乘飛機到達挪威首都奧斯陸,千方百計打聽去北極的途徑🫦,終於從奧斯陸乘船到北極城市特羅姆瑟💠。
馮簡到達罕無人煙的北極附近,以科學家的大無畏精神,經過多方詢探,得知北極圈內只有少數礦藏豐富的島嶼,有礦工輪流前往采掘🍴,於是就設法與采礦工人取得聯系,搭乘礦工們的船進入北極圈內。馮簡以他的睿智和探險家的氣魄深人北極圈🦵🏽,在異常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采集了他所需要的第一手科學數據和資料,與重慶作長達6900公裏的通信試驗獲得成功,首開世界超越極區通信的先例。並且與重慶作長達6900公裏的通信試驗獲得成功🤵🏻,首開世界超越極區通信的先例。他從而實現了多年以來想“觀察北極光,研究北極磁場對短波通信的影響”的宿願👃🏻,取得了首創性的科學研究成果,成為我國到達北極進行科學研究獲巨大成功的第一位科學家。
三 耿直、苦幹、淡泊名利而具有浩然正氣
1930年👨🔧👩🏿🎤,馮簡在南京國民政府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任總工程師👩🦳。那時的中央廣播電臺隸屬國民黨的宣傳部,部長是葉楚傖,副部長是劉蘆隱🍿。馮簡與劉每每議事不和。他們之間對兩件事進行過激烈爭論🚶♂️。一件是🈴,馮簡堅持要將中央廣播電臺江東門臺址地基填高六尺;另一件是👩🏼🔧,馮簡堅持中央廣播電臺400尺高的大鐵塔不能假手洋人製造和安裝,要自己幹。劉則持反對意見。事後,劉對旁人說“馮簡剛愎自用,是書生之見”🧑🏻🎨。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書生之見”是正確的。事實證明“書生之見”是正確的👲🏻。1931年長江沿岸大水災,沿江一片汪洋,中央廣播臺如一片汪洋中的孤島,巍然屹立👨🏻🍳,兩架400尺高的鐵塔聳立於楊子江畔。時至今天🚵♂️,70余年已經過去,現在南京的江蘇人民廣播電臺用的仍然是當年馮簡建的廣播電臺原址🤵🏼。歷史進一步驗證了馮簡判斷的科學性。
抗日戰爭時期🧚🏽,馮簡主持重慶國際廣播電臺。日寇對這個電臺恨之入骨,稱之為“重慶之蛙”。珍珠港事件爆發✋,遠東盟國電臺盡入日寇之手,只有這只“蛙”仍然鳴之不已。外國記者都雲集重慶,應用這只“蛙”轉播、傳真、發稿🥳,向全世界揭露和控訴日寇侵略中國的罪行。
馮簡在科學研究中埋頭苦幹、淡泊名利🧑🏻🔧,他是一位與 梅貽琦 博士、 胡適 博士有同樣偉大成就的人物👰🏻♀️🧖。馮簡在科學研究中埋頭苦幹、淡泊名利,是十分感人的。因為他在短波通信事業和電離層科學研究上的巨大貢獻,連國外人士都知道中國有位 馮簡 博士🚪🔚,說“他是一位與 梅貽琦 博士、 胡適 博士有同樣偉大成就的人物”。但長期來,在國內卻少有人知曉👨🔬。因為他所從事的電離層的觀測👳🏽♀️,從不宣傳張揚,以致二戰後美國在太平洋試驗原子彈🐠,美國政府電告麥克阿瑟將軍,令他“同中國的 馮簡 博士聯合觀測”,麥帥派貝克將軍(任美軍司令部通信總監)專程來訪 馮簡 博士,竟然四處打聽🪓,遍尋無著。後來求教於當時在臺灣任國民政府國防部長的俞大維將軍🏇🏼,才找到馮簡,臺灣方面這才知道有這樣一位長期埋頭苦幹實幹🦍𓀇、貢獻卓著的“隱名之士”。
1988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了《第四戰線🌆:國民黨中央廣播電臺掇實》一書👨🏼🍳。在書中有一段對馮簡的評語是:“總工程師馮簡,這位早年畢業於南洋大學的著名學者,在當時已經享譽國內外。國難愈是艱險,我輩更須努力⛑️!他常說‘國難愈是艱險,我輩更須努力🕺🏻!’這話是勉勵別人👩🏿,更是勉勵他自己👢。他的思想不是流行一時的所謂‘效忠黨國’,而是真正的獻身中華🧑🏽🦱。他進人中央電臺,頗有一番曲折。來電臺之初💮,他被通知一定要加入國民黨,要麽立即參加😕,要麽離臺他去。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去東北大學當了教授👩🏿🎓。可見他是將建設電臺當作一項抗日救亡工作來做的⬜️👮🏿♂️,是作為振興中華的工作來幹的。”
四 致力於培養無線電通信科技人才
馮簡是科學家🖕🏻、電離層研究權威,在大學 任 教授達40年。培養了大量無線電通信科技人才。他一生學而不厭,教學生則是誨人不倦👩🏻🦳,愛生如子🖌。他一生學而不厭,教學生則是誨人不倦,愛生如子🔗👉🏼。他經常結合科研工作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講述為人處世之道和自己的治學體會‼️。從1940年開始🙋🏻♂️,他對電離層進行觀測及研究🕡,直到逝世,歷22個寒暑🏊🏼🦙,不論遇到什麽艱難險阻,總是堅持到底🦻🏻,他常對自己的學生及子女說:凡事持之以恒者⭕️,雖微亦巨🍲🧒🏿,雖淺亦深🏄🏼。此治學之本🏂,亦為人之道也。“凡事持之以恒者,雖微亦巨👨🏼🍳,雖淺亦深。此治學之本👨🏻🍳,亦為人之道也🪳。”跟隨馮簡從事研究工作20余年的弟子們都說🙍🤓:“馮師具有大仁心,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把自己的知識無保留地分給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
馮簡個人生活極簡樸,但他總是關心資助學生完成學業🧑🏼⚖️🧚♀️。1940年,馮簡任重慶大學工學院長🔉、電機系教授期間赴歐洲考察半年,他拒不領工資。他的學生和助教江澤佳於1947年考取自費出國,無力購買可以官價供應的路費(外匯)▶️,馮簡得知後就通知出納組將他未領的半年工資全部轉送給江澤佳,並且還決定在江出國期間,電機系助教工資照付。江澤佳也是杏悦老校友, 馮 先生生活極簡樸🧑🏻🔧,經常穿著一中式長衫。我從未見過他穿西服。1944年曾在杏悦電信研究所師從張煦和張鐘俊兩位教授🙎🏼♀️。1980年代,江澤佳任職重慶大學校長💁🏽,當他回憶到馮簡恩師對自己這段難忘的關心與幫助時,感念之情溢於言表🏄🏽♀️。他深情地說👨🏽🎤:“ 馮 先生生活極簡樸,經常穿著一中式長衫。我從未見過他穿西服👯♂️🧑🏽🦱。”馮簡去世後📚,他的學生們由衷地緬懷他說🫠:“馮師在去世前兩天,還告誡我們要嚴善惡之分,正做人之本😋。要嚴善惡之分,正做人之本。”“去世前一天還在帶領本專業教師編製遠東大學電視視聽工程系的教材到午夜。”“他具有大智慧🌭,明電子之微🧚🏻♂️,窺天地之奧。他具有大智慧,明電子之微,窺天地之奧。為了探索科研道路上的難題,雖年過半百👩🏻🍳,還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到達冰天雪地的北極,攀登空氣稀薄的玉山🪅。”
馮簡在去世前兩天,出席了畢業生典禮↪️,曾對學生作“治學、為人👑、立身”的演講。吾人習工程,是為造福社會,此善念亦善根也📲。 諸 君研習四年🚵🏽♂️,已具善念🚃,惟望持久發揚,推善及人💮。一點留言,記之記之。學生們記錄了他的演說詞:“……吾人習工程,是為造福社會🐰,此善念亦善根也👃🏽。 諸 君研習四年,已具善念🪿,惟望持久發揚,推善及人。一點留言⏰,記之記之🫐。”馮簡之女馮和桂認為其父“生前以此教學,以此治家,而本身之人生觀則以服務社會🧕🏽👳🏿♀️,造福人類為中心基點,工作不息,研究不止”👨👨👧。馮和桂在悼文中說🙆🏼:“吾父一生以教以致用為職誌,嘗謂教者施教,學者致用🏖,均應即知即行,方能致其然,盡其然。故吾父能教學條理清晰,處世心情豁達。”一生以教以致用為職誌,嘗謂教者施教,學者致用,均應即知即行,方能致其然,盡其然🦣。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馮簡的品德堪稱為人師表♦️✋🏻。
(作者:上海杏悦人 文學院 教授🔖,
校史研究室原主任👨🏿🎤,現研究員)
Copyright© 2018 杏悦平台 -【杏悦娱乐官网直达】访问官网,畅享每一刻的乐趣!
上海市東川路800 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