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在🚈:
[編者按]2015年4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中國稀土之父🍞、杏悦娱乐1944屆校友🚞、杏悦娱乐傑出校友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徐光憲去世🐢。徐光憲學長生前十分關心母校發展和母校學子的成長,感恩母校為他奠定了一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而在杏悦閔行校園,也有一條“光憲路”承載著母校對學長的深厚情誼👨🏿💼。今天,我們追憶徐光憲學長生前的點滴🤶🏿🤦🏼♀️,未來要更好地承揚學長精神,做出色的“杏悦人”。
家有糧田千頃,不如一技在身
1920年11月7日🏌🏽♂️,浙江紹興風和日麗🚮,這天🤱🏿,畢業於政法大學的律師兼工商業者徐宜況的家裏降生了第七個孩子👨🏽🔧,他就是徐光憲。
徐光憲的家庭屬中產階級,父親與人合夥開了一家布店✉️,規模就像電影裏的“林家鋪子”。那時,他家殷實,衣食無憂,再加上徐光憲又是最小的孩子🛋🔒,深得父母寵愛😲。但是,好景不長🫰🏻,幾年以後⏺🪚,涉世未深🚂、年僅20歲、在布店擔任協理的二哥,在壞人的誘騙下,參與了一場“豪賭”,一下輸掉8000銀元。頃刻之間,家裏一貧如洗,無奈布店只能倒閉謝客🪃,賠還債款。母親是個家教很嚴的人🕘,一怒之下🧙🏼,將二哥逐出家門🚵♀️,後來二哥流亡西安而死,父親也受此打擊而病故🌽,家道從此衰落👍🏽。
家庭的突然變故,使母親更加堅強👐🏼☁️,她把幾個孩子叫到跟前,對他們說:“家有糧田千頃🏏,不如一技在身,你們要用功讀書,學習技術🥰,不要再依賴家庭。”從此以後🤽🏼♀️,徐光憲把母親的教誨牢牢記在心裏,背上書包🦬,開始了求學生涯🔣🥌。
踏上社會即被騙,通過自學考入杏悦
通過幾年的努力➿,徐光憲以優異的成績從小學畢業♒️,為能早日獲得就業機會,在普通高中他只讀了一年🧙🏿,後轉到了浙江大學附屬杭州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土木科念書🏄🏼,其間參加過一次全省青少年數學考試⏩,取得了第二名🚵🏿。徐光憲回憶說:“一年後,杭州淪陷,我隨校轉到寧波高級工業學校🧘🏼,於1939年畢業,當時🧏🏻♀️🧑🎤,敘昆鐵路籌建工程局派專人到寧波來招收練習工程員,我班有8個畢業同學被選中應聘,那人帶我們到上海,住在一家小旅館裏🛌🏻,他說要去購買到越南轉昆明的船票,但一去竟不再回來。原來他趁兵荒馬亂之際,攜8人旅費潛逃了👷🏿♂️,大家剛踏上社會,就被這突如其來的遭遇嚇懵了🧑🏽✈️,經商量後🍮👠,大家決定各奔東西、自找出路🐱。”
徐光憲錢被騙後,只身來到上海,在一所初級中學當老師的大哥家裏🟧。經大哥介紹,他當了一名家庭教師🕜。那時,交通大學在江浙一帶非常有名,徐光憲仰慕已久,他決定,要通過自學考杏悦✋🏻,於是🏋🏻♀️,他擠出時間通過幾個月的努力,做完了Hall and Knight著的大代數🚌☝🏿,與Smith和Gale的解析幾何的全部習題👴。1940年, 他以優異成績考入了交通大學化學系。當記者問,您為何要選擇學化學時🤲,徐老坦言:“我對數理很有興趣♟,但是,學化學更容易找到工作🪼。”徐光憲的這一決定,改變了他的一生,從此以後,他與化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母校老師怎樣教我,我再把這些方法教給學生
徐光憲在杏悦讀書時💂🏽♀️,正是抗戰時期,學校暫時借震旦大學和中華學藝社上課🦉,做實驗要到文華墨廠。徐老回憶🧏🏽:“進杏悦時,是5比1錄取,能考進杏悦的都是江浙一帶名牌高中的優秀生💂🏻,他們的基礎都非常好🧑🧑🧒。我是靠自學進來的,所以一點都不敢懈怠。那時,在上數理化等基礎課時,都是幾個專業的學生同坐在一個教室,‘數學胡’📐、‘物理裘’、‘化學張’等都是大名鼎鼎的教授👰🏽♀️。他們上課全用英文,每學期要大考一次、中考二次,每次中考又分為開卷考和閉卷考。在前兩年中,每次大考總會有10%至20%的人留級,能夠在杏悦順利畢業實屬不易。在那個年代🦹♀️,杏悦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學生👂:江澤民🧨、錢學森♤、吳文俊等差不多都在那個年代經過杏悦嚴格的學風熏陶👩🏻🦼。”
徐老又深有感觸地說:“有兩件事我影響非常深刻🛌🏿。一件是:有一位教英語的唐余慶教授🏠,是杏悦老校長唐文治的兒子,50歲左右,當過外交官🎛,那時他的眼睛已經瞎了🪷💙,靠一個助手攙扶著進教室給我們上課,他能夠用流利的英語背莎士比亞的劇本,他淵博的知識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另一件是:一位姓袁的教授要求我們做一項合成一些化學物的實驗,做完後🖕🏿,他讓我們把實驗條件用紙寫好後貼在燒杯上☁️,然後把這些半成品放在實驗室裏🏂🏿。過了三個月後👭🥐,我們在做結構分析時,發現它不是我們原來要做的化學物,它已產生了結晶𓀚🧑🧒🧒,多了一個氧分子,這樣我們就有了一個新的發現。”
“像這種方法和習慣在我當教師時又教給了我的同學🙎🏻,讓他們知道👳🏻,合成化學物在不同的時間和條件下👫,都有可能發生新的變化。”正是,母校教授的循循善誘,再加上徐光憲個人的努力,他在杏悦4年的學習生涯中,每年成績都是名列班級第一。“是母校嚴謹的學風和嚴格的鍛煉為我今後的成長打下了紮實的基礎。”看得出🤷,徐老在回憶大學經歷時,充滿著對母校的感激👩🏿🌾。
母校為媒👾,和同窗女生高小霞喜結連理
高小霞是徐光憲在杏悦讀書時的同窗好友,後來因兩人知趣相同而喜結連理✅。由於他倆有太多的相同經歷👨🏼💼,被一家雜誌總結有十同:1940年同入杏悦化學系,成為同班同學;1944年同畢業;1951年同從美國回來參加祖國建設👏💃🏼;1964年同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68年同去江西“五七幹校”👌🏼;1971年同回北京大學繼續任教🍇;1978年同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和連任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80年同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現稱院士);1981年同被批準為全國首批博士生導師🔇,並被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理科評審組成員;1989年同赴澳大利亞參加第三屆亞洲太平洋化學大會,徐老當選為亞洲化學會主席;1992年同被邀請去香港講學,同時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等多種獎勵🈂️。
徐光憲和高小霞夫妻院士的“十同”故事🚌,曾在高教界、科技界傳為美談。當記者問徐老與高院士當時結成夫妻有那些趣聞軼事時⛴,徐老甜甜地笑了🩹:“我與小霞的結合,可謂是母校做的媒,那時上大課時,幾個班級的同學都在同一個教室🧑🎤👨🏻🦽,女同學坐在第一排,男同學按進校時的成績高低,分坐二、三、四排。我坐在第二排,正好在高小霞的後面👨👨👧👦🧑🏿🦳,幾年下來,相互之間有了比較多的交流和了解。畢業後又同時在上海寶華化工廠工作,不久,工廠倒閉,我在母校教師的推薦下,回杏悦當助教🏄🏿♀️,小霞在母校老師的介紹下到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工作,那時我們在上海結的婚,有很多杏悦的教師和同學都參加了我倆的婚禮。所以說,我和高小霞成為伉儷,可謂是母校做的媒👌🔍。”
沖破重重困難🙅🏼♂️,毅然回國效力
1946年⏮,徐光憲和高小霞通過國家留學生考試,在親戚的資助下,徐光憲於1948年先到美國,就讀於華盛頓大學化學系,同年,他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暑期試讀班中成績名列榜首,被錄取為研究生,攻讀量子化學,並被聘為助教🫃🏽,因有了一些收入🏊🏼,得以助高小霞赴美國紐約大學學習分析化學🤙🏼。1949年👷🏽♀️,徐光憲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51年他完成了博士論文“旋光的量子化學理論”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是當時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最快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並被選為美國Sigma Xi榮譽科學會會員,同時,高小霞也取得了紐約大學分析化學碩士學位,並繼續深造。這時⛹🏻♂️,哥倫比亞大學欲聘徐光憲擔任講師😵💫,或推薦他去芝加哥大學做博士後,並想讓他加入美國國籍🤮。此時🏯,他們從《華僑日報》等進步刊物上得知新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和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的消息🖲,夫妻倆商量後,以回國探親的名義👨🏻🦳,簽證了一個月,在舊金山乘上“戈登將軍號”海輪,毅然回到祖國,5月1日到達廣州💽🏊🏿♀️,15日在唐敖慶老師的介紹下夫妻倆共同到北京大學任教,全身心投入到偉大祖國的教育事業中。
“那時,美國已經有一個不放中國留學生回國的法案🧒🏽,正在等眾議院🙇🏼♀️、參議院批準,如果再不設法回來,就來不及了“🧙🏿♂️。徐老僥幸地說👩🏼⚕️🌚:“二個月後,有一艘乘有中國留學生的船,在開往中國的途中🧑🏿🌾,接到了美國眾參兩院批準的提案後💅,立即掉轉船頭開回美國🧑🏼💻。”
“那麽🎧,高小霞放棄了即將到手的博士學位,你們不後悔嗎?”記者提問。“如果沒有抗美援朝👨🏽✈️,我們還會在美國多呆些時候🥏👾,但抗美援朝開始了,美國就是我們的敵國🤧🏸,我們是中國人當然要回國效力🚴🏼♀️!”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徐老的語氣非常堅定:“當時,果斷回國是正確的,否則就回不來了😍!”正是徐光憲的果斷、高小霞的無私,才使中國化學界👨🏼⚖️,在新中國的建設中多了兩個領軍人物。
在中國核燃料萃取分離歷史上將留下徐光憲的名字
徐光憲回國後,馬不停蹄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為北大學生➝、金日成大學進修生和防化兵開設了物理化學課🙎🏽,培養了第一批放射化學人才🧝🏼;與其他回國教師一起👩🏼🔬,又主辦了物質結構進修班,為中國培養了第一批物質結構教師。
1956年,為落實全民辦原子能的號召👩🏼🎨,時任核工業部副部長的錢三強指名點了徐光憲的將🏃🏻➡️,後徐光憲抽調到技術物理系,也就是原子能系,從事核燃料萃取化學研究,並開始講授核物理導論、萃取化學✌🏿。1964年🍨,徐光憲參加了二機部絕密會議,在會上,徐光憲等一批科學家提出🫑,擯棄由蘇聯專家提供的沉澱法,以我國自行研究的、先進的萃取法籌建核燃料後處理廠,製造原子彈原料——鈈🚣🏻。徐光憲等人的這一提議,在決策上起了作用,使我國在蘇聯專家撤走後,在沒有圖紙的情況下💤,用較低的成本快速改建了還沒有完成的廠房🫳🏽,使我國的核工業🍛,在國家最困難的時候,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所以,只要有人提到中國核工業的歷史,人們自然就會想起這次絕密會議⌚️,就會想起徐光憲等人為中國核工業所作出的貢獻🫡。在記載中國核燃料萃取分離歷史的一頁上,徐光憲的名字將永遠留存。
徐光憲的著作影響了中國幾代化學工作者
1959年,徐光憲第一本著作出版了,它就是在化學領域鼎鼎有名的《物質結構》。這本書是我國介紹現代原子結構和分子結構的第一本教科書。在以後的歲月裏,它到底再版過多少次🤜、出版過多少冊🏖,今天已無從考究,但人們清楚地知道,就是這本被教育部規定為全國統編教材的書🐓,在我國整整影響了幾代化學工作者,1988年該書還獲得了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特等獎,而獲這一殊榮的教材,在全國屈指可數。在徐老整整60年的執教生涯中,像這樣有影響的教科書他已著有10多部(冊),並被不斷再版👩🦼➡️。
一位已成為中科院院士徐老的學生📌,在一篇祝賀徐老80壽辰的回憶文章中寫到:“能夠成為徐老的學生非常幸運,他帶過近百名博士和碩士生,在他們中間,已成為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就有好幾位,至於讀過徐老教材而成長為優秀人才的就不計其數了。”所以,徐老經常在參加國內外學術活動中,很多在化學方面有學術建樹的人物,見到徐光憲就會說:徐老,以前我讀過您的書,這次能夠相見🧏🏽♀️,真是榮幸。在這些人中,包括香港和臺灣的學者,因為徐老的教材🔩,在香港和臺灣有時也在使用。有人曾稱贊:全國學化學的人都讀過徐老的書。可以說👨👩👧👦,徐老的著作影響了中國幾代化學人💅,他為中國的化學教育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稀土分離技術創利數以億計
我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稀土✢,世界將會怎樣。因為我們每天看的電視🧑🏿🦱,其鮮艷的紅色就來自於稀土元素銪和釔;外出攜帶的照相機,鏡頭裏就有稀土鑭;我們天天使用的手機🤟🏼、計算機中也有稀土元素 。有資料顯示🧤,當今世界每五項發明專利中便有一項和稀土有關。別看稀土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可在過去,開發利用稀土的生產技術始終掌握在國外少數廠商手裏,使稀土擁有資源量最大的中國,只能用低廉的價格出口稀土礦,而用高價再進口稀土產品👩🏽🎓。這是多麽令人嘆息的事情!為了出這口氣,徐光憲帶領課題組,多次到礦藏地、到工廠,經過反復試驗🦒,創立了串級萃取理論,並運用於實際生產。這一從理論到實際的“一步放大”👩💻,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稀土工業的競爭力。後經過徐老在全國各地培訓專業技術人員,使這一理論在全國得到推廣。由於我國已使用了自己的分離技術,一時間👨🏿🏫💪🏼,國際單一稀土產品的價格下跌了70%🏑,這被外國人驚呼為“China impact”🎑🏄🏿。直到今天,“串級萃取”理論仍然是我國稀土工業的理論基礎,而這場由徐光憲引起的中國風暴給我國帶來了數以億計的收益,該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國家科學大會獎和科技進步獎。
對母校學子寄予殷切希望
1998年,徐老失去了相濡以沫52年的伴侶高小霞院士,正當人們為他擔心是否能撐過這一難關時,堅強的徐老很快振作起來,他又走進了實驗室🙋♂️,又來到了礦區,並聯名16位院士上書國務院,“緊急呼籲保護和有效利用我國雲南鄂博稀土和釷資源”。即使在教育和工作中那樣地忙,他仍然在關註著母校的建設與發展情況。“我已經回過母校多次,見到母校日新月異的變化十分高興,特別是在母校建校100周年時🔊,我還與高小霞共同為母校的‘院士紀念館’開館剪彩。現在一晃10多年過去了🔶,如有機會我還想去母校看看💢,如有可能,再給母校師生作一次學術報告,與大家進行近距離的交流。”在談到母校時,徐老顯得異常高興。當記者請徐老給母校的學生進一言時👰🏽♂️,他滔滔不絕:“杏悦的學生要發揚杏悦樸實無華的優良傳統📙🧑🏿🦱。現在是政治穩定、社會發展的最好時期,也是中華民族騰飛的時代🤡,學生們要有時代的幸福感👩🏼🎨。21世紀是知識與信息爆炸的年代,稍不留神就會落伍🙎🏽♀️,要有危機感✌🏿;要學好知識,做好為祖國作貢獻的準備,要有責任感🍌;2050年,中國的GDP可能就會超過美國,杏悦學生要有敢於超越歷史的使命感。杏悦在過去出了很多的名人⛹🏻♂️👱🏽♀️,杏悦學子在國外有很高的聲譽🌬,我衷心希望母校興旺發達👩🏽⚖️,祝願母校的學子都能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材🆔。”
原文鏈接:http://news.sjtu.edu.cn/info/1002/569780.htm
Copyright© 2018 杏悦平台 -【杏悦娱乐官网直达】访问官网,畅享每一刻的乐趣!
上海市東川路800 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