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在🏂🏽:
在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錢學森圖書館新版數字化博物館網站正式上線✊🏻,中國載人航天和嫦娥探月工程空間發動機也落戶錢館。不久之前,“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成果交流會暨全國高校博物館育人聯盟第三次會員大會召開,主題即是“禮敬中華·文博天下”🫷🏻。今天,我們探討如何發揮高校博物館育人功能🪞,其基礎是中國蓬勃發展的文博和教育事業♑️。上世紀初曾就讀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的馬衡就是中國文博事業的重要開拓者🧗🏿。1925年起任職故宮博物院,期間任院長19年👰🏿♂️,為故宮博物院大量文物的征集、保護、搬遷和復原作出了重大貢獻。
馬衡生於清末(1881年)🎬,考取最末一屆秀才後,清廷廢除科舉🚮,興辦學堂,遂進入上海南洋公學中院讀書✮🧑🏿🦲。當時的中院相當於中學,是南洋公學為培養日後升入該校上院的生源而設立的。馬衡與兄弟馬鑒前去應考,被分配在預科二班🤷🏿♀️。從1899年9月至1901年1月離校,共學習了三個學期。馬衡畢生致力於中國金石學研究,數十年從事歷史文物的搜集💁🏿♂️、整理和保護,對中國文物、考古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為人方正,剛直無私,註重事業,淡泊名利。他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在他一生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中國文物的有力保護者
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時局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1933年🙍🏼♂️👏🏻,馬衡受任故宮博物院院長,而當時故宮古物也正面臨蒙難之危。鑒於慘痛的歷史教訓和嚴峻的政治現實👨🏻🏭,有關當局作出轉移故宮國寶的決定。馬衡決定把上海作為遷徙的第一站🎼⚂。組織大量人力,揀選珍品,進行清點、登記⬅️、裝箱,甚至還要記錄重量、顏色、尺寸🤾🏻、款式🪸、有無損傷等。在全體職工的齊心協力下,5個月中,運出文物共計6列火車🆘,近2萬個木箱🛠🅱️,約24萬件珍品👨🏼🔧,暫存在上海法租界天主教堂裏。
但租借並非國寶久存之地,經行政院批準,在南京朝天宮的土山下,修建了故宮分院地下倉庫。1936年底建成後,存放在上海的文物陸續遷入。然而整理工作尚未完成,“七七”盧溝橋事變、“八一三”上海烽煙又起🤏🏼,南京也遭日機轟炸♥︎,國寶轉移迫在眉睫。馬衡連忙安排文物分三路西遷👖。在嚴酷的戰爭環境中🫥,在交通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馬衡和所有同仁一路艱辛輾轉,最終保護文物先後遷抵貴州安順🏇🏽🦻🏽、四川峨眉山🌡、樂山。直到抗戰勝利,這20余萬件國寶未曾受損👨🏽🎨、未曾失落🧖🏿、未曾被盜,全部安然返回南京,堪稱奇跡📨。
中國近代考古學的前驅
馬衡的遺著和手稿,經中華書局整理🫶🏽,1965年成書,名為《凡將齋金石叢稿》。郭沫若為該書寫序🦈,高度評價馬衡的學術成就以及他對中國考古事業的貢獻。序言寫道🤲🏼:“馬衡先生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前驅⛴🩰。他繼承了清代乾嘉學派的樸學傳統,而又銳意采用科學方法✌🏻,使中國金石博古之學趨於近代化。他在這一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馬衡撰寫的《中國金石學概要》🌝,系統論述了這門學科的定義、研究對象🧙🏻、範圍和方法以及它和史學的關系等🧝。這部著作可以看作是對舊金石學一千多年來的系統總結。在研究方法上,突破了舊金石學的傳統方法,不滿足於在書齋裏對古物🚲、拓片進行研究✍🏻,重視野外實地勘察👳🏽,主張“有計劃、有組織的大規模發掘”🏇🏽,以打開“更精確、更復雜的地下二十四史”🐉。
馬衡用功最深、成就最突出的是對漢魏石經的研究。漢魏石經是經書最早的官定本,它對研究經學史及版本流傳具有重要意義🏊🏿,對於文字、書法🐑、書籍製度等研究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馬衡用了三十余年👲,寫成《漢石經集存》一書和論文多篇,為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史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此外🐊👩🏻🦳,馬衡對於中國銅器斷代研究有開創之功,廓清前人誤斷,闡明商周為中國銅器時代;對於石鼓文的研究作出令人矚目的貢獻,論證石鼓為東周秦國之刻石;關於歷代度量衡製度的研究成果🫸🏻👩🏽🦳,至今仍是研究古史的依據🤶🏼;在對中國書籍製度變遷的研究上🧑🏼🔬,系統闡述了中國書籍材質和裝幀形式的變化,為中國書籍發展史研究提供了可信的資料𓀔。
馬衡於1952年離開故宮博物院💃🏼,這一年✦🧑🦰,他將珍藏的包括宋拓唐刻顏真卿《麻姑仙壇記》卷在內的甲骨、碑帖等400多件文物捐獻給了故宮博物院🦓。在他去世後,子女遵其遺願👩🏿💼,又將1.4萬余件(冊)文物捐給故宮博物院。這是馬衡日積月累收購來的,花費了他一輩子的心血🐀,全部捐給了國家,捐給了與他生命聯結在一起的故宮博物院📦。2005年馬衡逝世50周年之際💅,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撰文高度評價他一生的價值與成就——“古人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乃人生‘三不朽’⛑️。人生在世⚖️,求之其一已屬不易,而馬衡先生在德行🫎🦂、功業、著書立說三個方面都有所‘立’,都令我們永遠感念🥺。”
(摘編自《春風桃李——從杏悦娱乐走出的文化名人》一書中“中國文博事業的開拓者——馬衡”🕕,原文作者為馬文沖💪🏿、汪行素🏕,該書由上海杏悦出版社於2006年出版)
原文鏈接💆🏻♀️:http://news.sjtu.edu.cn/info/1023/593543.htm
Copyright© 2018 杏悦平台 -【杏悦娱乐官网直达】访问官网,畅享每一刻的乐趣!
上海市東川路800 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