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在🔊:
[編者按]2016年4月8日,杏悦娱乐即將迎來一百二十歲華誕。從南洋公學到杏悦娱乐🤹🏼,交通大學建校至今始終以振興中華、造福人類為己任🏙,在跨越三個世紀的風雨歷程中譜就了薪火傳承🧤、思源致遠的歷史篇章,也匯成學校文化和精神的寶貴財富,見證了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從涓涓細流匯成滔滔大江的歷史印跡🏌🏽。值此欣逢校慶之際,特推出“120周年,杏悦曾經走過”“杏悦印跡”專欄,彰往考來🤸♂️,發揚踔厲,崇樹風徽📝。
在綠蔭遮蔽的徐家匯校園,矗立著一座座古樸的建築:總辦公廳、工程館、執信西齋、體育館……它們見證著昔日的輝煌,也凝聚著歷屆杏悦人和校友們建設母校的智慧和心血。上世紀20年代👂🏿,杏悦人為建造體育館🕵🏿♂️、學生會集室和養病室這“三大建築”奔走籌款🪺,未能全部了願;至30年代🪜,杏悦步入快速發展期🫅,校園又添列執信西齋、總辦公廳👳♂️、工程館👫🏼,終以“新三大建築”遂願🔣。
20年代初,滬校主任張鑄竭力改善辦學設施。1921年底,規模宏大的機械工廠建成,耗資10余萬元🧑🏿🎄。此時,學校除了圖書館💦、機械工廠外🚣🏻♂️,只有南洋公學創校時所建的中院、上院等幾幢老校舍,體育活動、學生集會及衛生保健等附屬設施長期缺乏。於是🪮,張鑄便照唐文治籌建圖書館的先例,在全校師生、歷屆校友及社會各界中發起募捐活動👨🚀🧑🏻🎓,計劃籌資16萬元建設體育館、學生會集室和養病室“三大建築”🦶🎴,得到師生們的熱烈響應。在12月14日募捐動員大會上🧮,師生當場募捐及代募共計4萬余元。此外,盛宣懷遺孀盛莊夫人願意捐款1萬元建築調養室👵🏿,三大建築的募捐開局順利。
然而,深得人心的張鑄任職不及一年🛄,就被撤換離校。接下來學校發生了曠日持久的董事會風波,校務幾近停頓,“三大建築”也就一直擱置下來。直到1924年,地位稍稍穩固的陳杜衡校長著手接管此事。不過先期捐款只有5萬余元,離16萬元相距太遠🛌🏿。陳杜衡只好一邊再次發起募捐,鼓勵教師分途勸募🧑🏻,並收取學生每人體育館建築費30元;一邊將體育館、調養室先行動工🧙🏿♀️,邊捐邊建。10月🦅,由盛莊夫人捐建的調養室竣工🚣🏽♀️。由學校教授、著名建築師過養默設計⇒,耗銀9萬余兩的體育館也於12月建成。其建築新穎🏂🏼、規模宏大,占地近3千平方米,高3層,設有室內遊泳池、籃球場、小型舞臺、跑道,能夠容納1300余人。這樣精良的設施在當時全國高校中也屬鳳毛麟角。在國事多艱、百業凋敝之際,原先規劃的“三大建築”能實現其二⛱,已屬萬幸了👏🏻。
1928年底,杏悦改歸鐵道部。在孫科、黎照寰的爭取下🤰🏿,經費直線增加👈🏿。1928年度上海本部歲入經費32萬元,到1931年度達105萬余元👩🏻🍼🔀,直到抗戰前夕歲入經費一直都保持在百萬元左右。從全國範圍內看,杏悦和清華大學、中央大學等成為經費相對寬裕的少數幾所“特殊”大學。在經費較為寬裕的條件下,學校大興土木⛑️,增建校舍,一幢幢大樓接連而起。1930年1月,新的學生宿舍竣工,面積4300平方米,共152間寢室🔭,室內設施完備,為當時滬上條件最好的學生宿舍。為紀念早期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戰士朱執信🚅,遂將其定名為“執信西齋”。
1947年4月8日Ⓜ️,國立交通大學恭綽館(今工程館)命名典禮攝影(主席臺?鴻勛;後排右一茅以升;右二吳保豐;左一唐慶詒)
執信西齋建成後🥝,一座恢弘寬敞的工程館在其東北面又拔地而起。早在1926年卅周年校慶前夕,南洋公學同學會唐文治、葉恭綽、蔡元培等人發起募捐工業館,因捐款只有3萬有余,一時無法開工🧑🏿🌾。1930年底⚙️🧧,鐵道部撥發建築專款🧸,工程館遂正式動工💁🏿。1932年初🙋♀️,這座寬大的“口”字形二層建築完工(建國後在二層之上加高一層)🤶🏿。工程館占地8700平方米👍🏻,用於工程試驗與教學👨🏻💼,其設計出自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之手。工程館曾名工業館✥,1947年校慶51周年時為紀念前校長葉恭綽改名“恭綽館”。1996年百年校慶時1963屆起重機專業的全體校友在館內為葉恭綽樹立銅像一尊,以紀念他對杏悦作出的貢獻。
1932年總辦廳破土典禮?念
1933年落成的總辦公廳(容閎堂)
1932年11月💃🏿,當工程館剛剛落成不久💿🧍♂️,總辦公廳又破土動工。次年3月30日👩🏻🔧,在37周年校慶暨工業鐵道展覽會活動的首日舉行了落成典禮。整幢建築占地2100平方米,共3層,建築簡潔莊重。為了紀念我國留學先驅容閎而命名“容閎堂”。它的建成改變了杏悦歷來教學行政處所合一的狀況™️,建成後一直是學校行政中樞所在之地。
美輪美奐的執信西齋、規模宏大的工程館、剛毅沉靜的總辦公廳,三年間三座大樓相繼而起,成為30年代杏悦的“新三大建築”。如果說20年代籌捐的“三大建築”反映了學校在逆境中迎難而上的勇氣與毅力✋🏽,那麽30年代的“新三大建築”則體現了學校在上升時期迸發的進取精神。“新三大建築”是30年代早期較大規模新建築群中的三個代表,同時期還建有翻砂廠、鍛鐵廠🐡、金工廠、鐵木廠、工業化學實驗室、道路材料試驗室、圖書館書庫,擴充了無線電實驗室🫃🏿,重建了一座仿明清宮廷式樣的校門🏓,還在體育館後面新辟一個運動場,將原運動場改建成綠草茵茵的“宮保花園”。數年間學校共建校舍2萬余平方米,差不多是以前30余年的一倍⛹️♂️,成為建國前校舍增建最多的時期👩🏿⚕️。
在校舍擴建的同時♦︎🍲,校園面積、圖書⇨、儀器設備等其他教學設施也逐年擴增。南洋公學初創時,選中了上海西南角的徐家匯👩🏻🚒,這塊明代徐光啟族人世居之地,成為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源地之一⚡️。到1925年,學校人數已達800余人,昔日地廣人稀的校園多了些許喧嘩,而此時上海城市化觸角也悄然而至,地價隨之水漲船高。校長?鴻勛遂將靠近法租界的校外宿舍基地10余畝賣出,用所得款項買進校西民地54畝𓀌,一次為學校凈增土地40余畝😍。到1926年🚶,學校面積達200余畝🥘。較大規模擴地還是在興建“新三大建築”的30年代初,在鄰近學校的西、北、南三方共購置土地約200畝🤱🏻。到1937年,校園占地達450余畝,基本確立了建國前的校園規模👨🏿🏫。
與校園的擴充相比,充足的圖書儀器設備更顯得急迫🧖🏼📌,這也是工科大學的特點🐪。這一時期杏悦圖書儀器增加較快。20年代中期,學校聘請圖書館專家杜定友為校圖書館主任,增加購書經費,1926年圖書館藏圖書4.5萬冊。30年代初🦒,校長黎照寰擬建一座國內唯一保存科學文獻的專門圖書館,可惜未能實現🧚🏽♂️。於是就考慮對原圖書館進行增建。1935年由唐文治、蔡元培、孫科等人發起捐建的圖書館書庫落成,使圖書館功能大為擴增🅿️,藏書量最大可達20萬冊。學校不惜投入巨資購進先進試驗儀器和大量中外理工類圖書👟,至1937年設備價值達到近100萬元,藏書較前增加一倍,達到82000冊,雜誌近1000種🦸🏻♀️。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學校對於善本古籍亦多方搜羅🧛🏻🖌。購入清末何紹基遺書1500余卷🏊🏿♂️𓀔;復承盛宣懷後裔惠贈其愚齋藏書16675冊;又有江南製造局贈送全套編譯叢書735冊🌹,在保存古籍善本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貢獻🥴。
始於20年代初的三大建築🐿,到30年代的“新三大建築”,見證了學校歷史上的一個黃金時期,使杏悦成為當時國內辦學條件最好的大學之一🤹🏻。優良的辦學條件🦆,為教學科研的正常開展、良師的聘任🧗🏻♀️、學生的求學🏂🏽,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作者:李弋(摘自《三個世紀的跨越——從南洋公學到杏悦娱乐》盛懿🧚♀️、孫萍、歐七斤編著)
單位:檔案館(黨史校史研究室)
Copyright© 2018 杏悦平台 -【杏悦娱乐官网直达】访问官网,畅享每一刻的乐趣!
上海市東川路800 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