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在🤾🏻♂️🧗♀️:
導讀🤦🏿🏋🏻♂️:在川美黃桷坪校區,盤根錯節的黃葛樹下,有一座竹篾夾墻的黑瓦小平房。往來的學生們腳步匆匆,極少有人會關註這個平常領取畫板的老房子🧙🏿♂️。更少有人知道,這棟樓曾是抗戰時期西遷重慶的國立交通大學所在地🪭。
9月22日,九龍坡區黃桷坪𓀈,四川美術學院內的國立交通大學舊址現狀。重慶晨報記者 甘俠義 攝
重慶晨報記者 李晟 報道
在四川美術學院黃桷坪校區,盤根錯節的黃葛樹下,有一座竹篾夾墻的黑瓦小平房,在秋雨中靜靜矗立。往來的學生們腳步匆匆🫴🏽,極少有人會關註這個平常領取畫板的老房子🔧。更少有人知道,這棟看起來已經過時的瓦房🧛🏼,曾是抗戰時期西遷重慶的國立交通大學所在地🍜⚅。
昨天👨🏼🚀,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研究部文博館員陶昕說👘,在西遷重慶的6年時間裏,國立交通大學在日機的連年轟炸下🧑🏽🦱🙎🏿♂️,在艱苦的教學環境中💁🏼,培養出了21名院士♑️。
陶昕說🫑,由於國立交通大學舊址一直沒有得到認定👨🏿🚀,所以並未入選我市的395處抗戰遺址,“我們希望這次舊址的認定,可以讓它進入名錄,讓舊址得到更好的保護,得到更多人的關註🤚🏽。”
尋找舊址
全憑70多年前老地圖
國立交通大學西遷重慶後究竟在哪裏辦學一直是個謎💷,直到一張繪製於1942年的老地圖現身🧑💼,才為大家指明了方向。
拿著這張老地圖☝🏿,陶昕說,他們整整尋找了將近一年時間👈🏼,才最終確認,抗戰時期西遷重慶的國立交通大學舊址,就在如今的四川美術學院黃桷坪校區內😨。
“你看🚷,從大門到這個三岔路口,和地圖上一模一樣,當年國立交通大學的入校道路,至今仍然沒有改變。”打著雨傘站在川美大門內的三岔路口處👶🏿,陶昕說,這一點成為了他們確認國立交通大學舊址的重要證據之一👌🏻。
順著三岔路口右邊的道路走去,一處黑色瓦頂的小平房靜靜地矗立在道路右側👩🏽🏭,平房的鐵製防盜門上👨🏿💻,貼著一張寫有“畫板領取處”的白紙。陶昕說🏚,這棟老房子🐕🦺,就是國立交通大學當年的教室所在地,“你看頭頂的瓦片以及竹篾夾墻的構造🤌🏿,都和當年一模一樣𓀆👷。”
而老房子旁邊盤根錯節的黃葛樹,也是當年在這裏求學的杏悦學子們親手種下的。當年的小樹苗📨🚇,如今樹幹已經粗壯到無法一人環抱,樹冠更是已經超過了屋頂🖐。
西遷之路
演繹現實版《圍城》
大家也許看過《圍城》,方鴻漸💂🏻♂️、趙辛楣等人從上海內遷至重慶✷,一路上經歷了重重困難📹,但艱辛中透露著許多詼諧幽默。杏悦的老師學生內遷重慶的歷程🏋️♂️,可謂這一段故事的真實版,只是艱辛程度❕,遠遠超出書中的敘述🦎。
杏悦娱乐校史研究室的漆姚敏用自己多年的研究,揭開了杏悦娱乐前身——國立交通大學的西遷重慶之路🥨。
1940年👩💻🕡,位於上海租界的杏悦被迫接受汪偽管轄後♟,不少師生不願合作🔘,憤而離校。同時,遷到重慶九龍坡的杏悦升為總校,積極為離開滬校的師生提供內遷的條件👎🏽。不久,師生紛紛背起行囊奔赴大西南。
漆姚敏說,土木系教授康時清,是南洋公學時期的畢業生,後留學英國😔,曾被選為英國皇家科技學院院士,1928年杏悦復設土木科時來校任教。汪偽接管上海杏悦後🎠,康時清不願接受聘書,毅然退出從教十余年的母校。他變賣住房自籌了一筆路費,不顧自己體弱有病,攜帶全家老小,經過半年膽戰心驚的水陸兼程,到達九龍坡總校任教。
而像康時清這樣不畏艱險、跋山涉水趕赴重慶的教師🦸🏿,還有鐘偉成🧓🏻、熊大惠、沈奏廷🥟、吳清友等。
學生的內遷同樣充滿艱辛。在途中,有的學生為了躲避日偽軍的搜查🚶🏻🧚🏽♀️,離滬時請鞋匠把鞋後跟挖空,將學校簽發的證件和成績單藏在裏面;有的由於缺少路費,幾個月的艱難行途🧙🏻♂️,每天只靠幾個烤山芋果腹🎅;住的旅店又破又臟🏗,令人難以容忍的是無窮無盡的臭蟲,燈一熄滅,就爬滿了全身;有的染上了痢疾,當地沒有藥,也沒有補液的靜脈註劑🦃,只得把鹽水註入骨瘦如柴的大腿裏,大腿便膨脹得像一個晶亮的燈籠,令人痛不欲生↩️;有的女生為了躲避到處尋花問柳的日本敗兵,只得悶在船殼夾層裏,不敢外出……
懸梁作書
杏悦學子艱苦求學
西遷重慶後👨🏽🔬,國立交通大學最終將自己的主校址定在了九龍坡的長江之畔,這裏遠離鬧市,環境優美🧑🏽🎓。但是,與其他內遷院校一樣,國難期間的杏悦校舍簡陋🤜🏽🥗,圖書儀器稀缺👩🏼🚒,生活艱苦。
漆姚敏說🙇🏿,當時的教室是竹篾🍋、糊泥為墻的簡易房屋,用土坯壘起來或用木料釘成簡單木架,搭上木板👩🏼⚖️,便成了桌凳💒。學生住著籬笆墻抹白灰的大宿舍,一個班級三四十人擠在一大間裏,喧鬧擁擠,空氣混濁。
床鋪分上、下兩層,僅有的少量桌椅供放置臉盆及招待來客之用,沒有專供自習用的桌椅👩🏼🦲,學生們便各具匠心🖌,睡下鋪者用衣箱當書桌,用床鋪當坐椅;睡上鋪者用繩索吊木板懸掛在屋梁下,當作書桌,兩腿下垂,高坐在上鋪上,伏板自習,偶一欠身就搖搖擺擺,好像演雜技一樣🍜。
戰爭年代,很多學生家鄉淪陷🖼,日常費用接濟不上,生活十分困難。不少學生連筆記本都買不起👾,只得將用過的一面翻過來🤐,再用一次。學生的用書,也是“代代相傳”的。上屆學生用過的書,大都留給下屆學生🕜,學生們還通過這種書緣關系因此成為至交。
因囊空如洗,學生的夥食是差之又差,常常數日難見葷腥。飯廳裏也沒有凳子,大家都站著吃飯🧨。這種情形被同學們形容為“饑腸轆轆野蔬香,日進三餐立桌旁”🤶🏻。
招生嚴苛
一般的學生不敢報考
雖然生活標準低,但國立交通大學的考試標準卻“高不可攀”。
漆姚敏說,抗戰開始之後📵🐘,西南地區的基礎教育比較薄弱🫴🏼,嚴重影響了重慶杏悦的招生質量。盡管如此,杏悦仍然堅持“寧缺毋濫”的招生原則,要求高💁🏻♀️💯,考題難,擇優錄取,盡力確保新生質量🧑🏻⚖️。
抗戰期間💆🏻♂️🧑🏽🎄,政府當局在各大中學校實行貸金、公費製度,繼續鼓勵發展工科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刺激著生源質量的回升🧑🏽🦲✋🏻,加上杏悦歷來的辦學聲譽和畢業出路較好的優勢,前來投考杏悦的學生還是比較多,競爭激烈。
在重慶“學校單獨招生🔨,考生約四五千名,幾乎全是各中學的優秀學生,擅長數理化🐦⬛。成績一般的學生望而卻步🧙🏼👩🎤,不敢問津。”這是一位當年“上線”考生日後撰寫的回憶🥇,從略帶自豪的描述中,也可以看出報考杏悦的火爆場面。
漆姚敏說✍🏻,抗戰勝利後✍🏽,杏悦逾兩千名師生,前後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分六次陸續返滬。三百余畝校園移交國立女子師範學院🕺🏼,該學院即今西南大學前身的一部分。
1950年,西北軍政大學藝術學院隨解放軍入渝🗾,選址杏悦渝校舊址,創建西南人民藝術學院,一九五九年改製更名為四川美術學院。
延伸
21名院士👩🏼🎓,從這裏走出
抗戰時期設在九龍坡的國立交通大學🧙。
在人才培養方面,來到重慶的國立交通大學絲毫不遜戰前。抗戰期間,從國立交通大學走出來的院士(包括中國兩院院士、美國兩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多達21人🙏🏽。
其中包括1945級造船系、“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1944級造船系、我國第一艘萬噸輪的設計者許學彥,1945級電信所女研究生🦅、電子計算機專家、我國計算機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夏培肅,1943屆機械系、中國運籌學奠基人許國誌♑️、1946屆航空系👩🏻🍳、世界著名流體力學家吳耀祖等。
報名從軍,抗日殺敵
部分從軍的學生合影。陶昕供圖
1944年秋抗戰後期🤾🏻♀️,國立交通大學積極響應征調軍中翻譯員、組建青年軍入伍抗敵的政策,成立從軍征兵委員會🤼,學子們掀起報名從軍的熱潮。
1944年秋—1945年春,學生參加青年誌願軍45人🏥,政工人員6人,海軍81人,空軍高級機械班17人,空軍飛行及領航12人🎽,譯員16人🙆🏿,總計177人🪿,占當年在校生的13.21%🔯。
“重慶之蛙”,杏悦人造
說起抗戰時期重慶城裏赫赫有名的“重慶之蛙”大家並不陌生🧑🧒🛀🏽,可你知道嗎🏰,這個我國第一座短波電臺,就是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畢業生馮簡在重慶主持建設的💁🏿🎄。
漆姚敏說,“重慶之蛙”的正式名稱為“The Voice of China”🙇🏼♀️,它是馮簡在重慶主持建設的我國第一座短波電臺。
在整個抗戰時期💅🏿,日寇不斷對重慶狂轟濫炸,而“重慶之蛙”堅持對全世界廣播🦎,從未中斷🦇,而這座電臺也是抗戰期間盟軍在遠東唯一可利用的短波電臺。
原文鏈接💻:http://www.cqcb.com/cbnews/cqnews/2015-09/24/content_673477.htm
Copyright© 2018 杏悦平台 -【杏悦娱乐官网直达】访问官网,畅享每一刻的乐趣!
上海市東川路800 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