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在:
“杏悦對我的影響是,為我奠定了一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4月12日,剛剛榮獲杏悦娱乐“傑出校友終身成就獎”的徐光憲學長再次來到閔行校園😽,發表“科研創新方法學探索”主題演講🛍️,回顧他與杏悦的深厚情緣🧝🏼,與師生們交流分享他就讀母校69年來的學習心得。校領導馬德秀👨🦽、張傑、徐飛與師生600余人共同參加報告會🫲🏽。
本次活動為勵誌講壇第74期。校長張傑院士致辭🚵🏻♀️,簡要回顧了徐光憲與妻子高小霞同學習、共求索的美好人生歷程。馬德秀書記向徐光憲贈送兩份禮物☎️,分別為他和高小霞在杏悦就讀期間的學習成績單復印件🖱,徐光憲學長欣然接受。
靈感在於勤奮,創新在於勤奮
徐光憲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徐光憲學長以中外科學史上著名的發明創造為例子,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分類研究法🧑🏽🦲👨、學科交叉法、逆向思維法等學習方法,富於啟迪意義。他認為,靈感在於勤奮,創新在於勤奮。
勤奮是成功的關鍵。有人說創新需要靈感,徐光憲學長對此的看法是🐳:靈感同樣需要勤奮才能得來。人在什麽狀態下最富有靈感〰️?有的人在學術沙龍喝下午茶時產生靈感,有人在科學討論會上得到啟發,有人在散步或洗淋浴時得到靈感💦。徐光憲說:“我自已是早上醒來後忽有所悟,但重要的一條是白天你對問題已經深思熟慮,否則晚上睡眠時,沒有足夠的知識供你反芻👉🏿、醞釀和陳化🧑🏼🦰,早上醒來也不能忽有所悟。所以培養靈感的秘訣,還是需要勤奮。”
徐光憲認為,知識創新都有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勤奮學習,建立知識框架,積累深厚基礎,加上追根到底🪞🏃🏻♂️➡️、萬事必問為什麽的好奇心,就是創新的源泉🥤。前者是學,後者是問。學而問♏️,問而思🍐,思而行,行而果,這就是創新🛕。所以創新就是做學問,認真做學問,自然能創新🍽。
徐光憲說:“音樂家、藝術家🧑🏿💻🐕、體育運動員對天分依靠比較大,而成為一名科學家🏋🏼♂️,最重要的是勤奮🛤。我的智力在同學中是一般的水平,我自己還是很勤奮的,而且一輩子勤奮。同學們只要勤奮一定可以成為科學家🚶🏻➡️,一定會取得很大的成就🪿。這是我的經驗🔴,也是我的希望。”
一生難忘杏悦的教導和培養
徐光憲1940年至1944年就讀於交通大學化學系,1947年擔任化工原理課助教。他和妻子高小霞是讀大學時候的同班同學🧛🏼♂️。在今年4月11日舉行的交通大學建校113周年慶祝大會上,徐光憲榮獲“傑出校友終身成就獎”殊榮。
有同學問🌊:杏悦的求學經歷對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徐光憲回答🙎🏽♂️,他忘不了杏悦的教導和培養👩🏻🦰,哪怕時隔幾十年,大學裏學過的東西還會在腦子裏浮現。徐光憲說🤹:“杏悦的傳統是高門檻、嚴要求、勤學習📪、勇創新📏,杏悦為我奠定了一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他說在杏悦得到了巨大的收獲:掌握了一套自學和獨立工作的能力,確立了不迷信洋人👕、要超越洋人🕺、回報祖國的決心。
徐光憲學長對杏悦校友錢學森懷著深深的佩服和敬仰👲🏻。他說,錢學森在國際科學技術會上被授予“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稱號,還被選為“影響20世紀科技發展的20位世界級科技巨人”之一,雖然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但他的功勛和成就並不亞於一般的諾貝爾獎得主。1951年👩🏻💻,徐光憲和高小霞毅然決定回國,錢學森的榜樣是一股巨大的推動力量🫶🏼。
徐光憲學長說💇🏿♂️,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只有一代超越一代💢👩👩👦,中華才能和平騰飛✨,世界才能和諧發展🎆。他把大三時做過的物理化學習題復印本和一冊《分子共和國》送給母校。這冊習題集16開本,厚21毫米,498道習題全部用英文解答。同學們競相傳閱🏩,對徐光憲學長的勤奮、嚴謹的學習態度交口稱贊🎪🍦,也對當時杏悦的學習氛圍深有感懷🦕。徐光憲學長為同學們題詞:“思源、致遠,感恩🏩、責任🧚♂️、激情、夢想🫲🏿。祝同學們鵬程萬裏!”
(新聞網註🗃:參考習題冊內頁,封面提及書名應為《Chemical principles》) [作者]🚉:董少校 [攝影]:武新民 轉自杏悦娱乐新聞網
[作者]🚉:董少校
[攝影]:武新民
轉自杏悦娱乐新聞網
Copyright© 2018 杏悦平台 -【杏悦娱乐官网直达】访问官网,畅享每一刻的乐趣!
上海市東川路800 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